“跟ae聊天中得知,原来我是一个很装逼的人。
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我一直是一个反装逼的家伙,最后竟然也被归类为装逼一族。
这挺要命的。”——61
有人跟我说我很自以为是,想我当时的心理变化是跟61一样的。
当我正准备跳起来反驳,我想起了cnzkp的由来。“如果他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没法跟他说下去的”,这是我向scv抱怨lr时得到的答案。是不是我也看不清楚自己的缺点?
当别人给的评价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差太远(我一直觉得自己既缺乏自信又没有主见),我开始不知所措。到底是自己更了解自己还是别人更了解你?
正方观点:别人观察的片面性决定自己更了解自己。别人对你的认识是片面的,他只能看到你某一时刻的某一行为,他既不知道你行为的动机,也不知道这一时刻以前和以后发生的事情。
举例:某天我没话找话跟室友套近乎,问道“你呆会儿去哪儿吃饭”,没想到她毫不客气地说“关你啥事涅?”。表面上看她的回答有些失礼,但如果加个前提条件比如她刚刚睡醒起床气重,或者她打算去跟暧昧已久的人幽会不愿被娱乐记者偷拍,她出于自我保护的回答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反方观点:别人更了解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他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没法跟他说下去的”。常识告诉我们(这个论证好弱。。。),每个人都趋向于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上至君王写历史,下至妇女聊八卦,都“不小心”淡化自己的过错,强化自己的功劳。经过人嘴过滤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客观的,因此看历史著作时一定要考虑作者的立场(《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扯远了。。。意思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可能客观。
至此,我觉得这个是个哲学范畴的讨论,以我近乎于零的知识缺乏讨论下去的底气。我突然想到某主修哲学、曾与我发生不愉快事件的女人此刻可能一边翻着自己的硕士论文一边不齿地看着以上垃圾并呼唤格瓦拉(当然,其实她不可能到这里来),我不经一阵后背发凉。
为了防止被人认为装逼,我决定率先承认此文有装逼嫌疑,但我真的不是个装逼的人(详情请参照我过去的二十多年和未来的十多年作风。注:facebook说我35岁时会被电梯门夹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